一是加大隱患排查,筑牢安全底線。開展汛后安全生產保障專項行動,針對道路損毀后裸露地段及時進行安全警示和修復工作,做好隱患排查、整改、記錄、通報的閉環工作。針對困難群眾,及時與群眾進行溝通,保障群眾的生活基礎用品需求,同時督促所屬行政村做好困難群眾的房屋排查工作,確保危房不住人。
二是強化安全意識,從嚴落實安全責任。“門前三包”黨員干部宣傳動員商戶協助清理“門前三包”片區內淤泥,確保汛后道路安全穩定。鎮政府引領各村持續開展汛后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發揮網格作用,細化分工,通過走訪巡查、入戶摸排、微信群和電話詢問等方式,將各村公共區域和群眾家中的各類因降雨造成的安全隱患全面排查,不留空白。建立詳細問題臺賬,逐一解決。特別是針對排水設施、地下空間、低洼地段等防汛重點區域進行重點關注,壓實責任,形成更嚴格有效的監控和維護機制。
三是通過黨建引領,組織汛后恢復重建工作,持續開展全面的環境整治和衛生掃除,在前期清淤除障的基礎上,深化推行文明創建標準,從細處著眼,對標對表,對房前屋后、綠化帶中、大件垃圾臨時收轉站、院落四周、邊角地帶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清運,扮靚家園。同時,特別針對因降水量大,雜亂生長的綠化植物進行除草剪枝等整體修整,恢復規范有序的綠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