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小麥已進入揚花灌漿期,既是產量形成關鍵時期,也是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按照省農業農村廳《2023年“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市農業農村局以防控小麥赤霉病為重點,全力抓好“一噴三防”工作,持續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一是認真組織,強化責任。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嚴格落實“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立5個督導組,分包督導鄉鎮(街道)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4月20日、4月26日,先后兩次召開鄉鎮(街道)分管副職和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專題會議,對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暨“一噴三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夯實主體責任,明確目標任務。
二是嚴密監測,準確預報。采取系統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人工調查與儀器監測相結合、專業測報與群眾自查相結合的方法,嚴密監測病蟲發生動態,發布《病蟲情報》,為小麥病蟲害防控提供可靠依據。重點做好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穗蚜、紋枯病、莖基腐病、白粉病、葉銹病等一、二類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
三是加強宣傳,普及技術。成立13個技術指導組,深入鄉村和田間地頭開展小麥赤霉病和“一噴三防”技術指導服務。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短信微信、抖音、懸掛條幅、張貼技術掛圖、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加強對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治的技術指導,把防控措施落實到鄉到村到地塊。
四是科學防控,確保實效。利用各級“一噴三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專項資金,積極推進小麥中后期“一噴三防”工作。對小麥條銹病堅決落實“準確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防治全田”的防控策略;對小麥赤霉病,積極采取“主動出擊,見花打藥,防病保產”的預防措施,努力降低病害暴發流行風險。發揮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示范引領作用,組織植保合作社、機防隊、飛防服務公司等開展統防統治,帶動農戶開展病蟲防控,促進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有效結合,將病蟲危害損失降到最低。
截至目前,共發布《病蟲情報》11期,印發技術明白紙5萬份、張貼技術掛圖6000份,懸掛條幅230余條,組織機防隊58個,動用無人機92架,小麥“一噴三防”面積4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