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貫徹教育部和河南省、許昌市關于“五項管理”“雙減”等工作通知精神,全面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中小學生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的要求,2022年3月7日起,督導室督導調研評估組,22人分為5個小組,對全市26個鄉鎮(辦)共93所學校(其中33所中學,60所小學)進行了督導檢查,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課后延時服務
1.堅持原則,有序推進。各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遵循“家長自愿、校內實施、有效監管、陽光透明”的原則,就課程開設、服務時間、服務流程、服務費用等方面廣泛征求民意,在充分征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的基礎上,采取自愿原則開展。總體看來,城區學生參與率在95%以上,鄉鎮學生參與率在92%以上。例如:方崗鎮中心學校學生參與度達到99%,方東小學學生參與度達到97%,磨街鄉大澗學校小學部參與率92.6%,中學部97.6%。
2.收支分配,多方協調。從督導組在各鄉鎮、辦調研情況來看,各個學校的收費均在市教體局要求的收費標準之內,普遍收費標準為中學每生每月120元,小學每生每月80元。最低的中學為每生每月100元,有3所分別是梁北、小呂、范坡中心學校,最低小學收費每生每月50元(梁北),并且各鄉鎮中小學在總支的協調要求下,統一收費標準,在尊重學生和家長自愿的原則進行。
在資金的分配上,各鄉鎮、學校都在認真研究遵守市教體局的指導意見,慎重制定分配方案,并經教師全體會議通過后進行分配。例如:朱閣鎮石羊小學每生每月收費80元,40人以下班級教師每節40元,40人以上每增加1人加1元,最高為43元,所收費用的13%作為對課后服務工作的考核評價獎勵,12%用于器材購置;淺井鎮中心學校12月份收取每生每月收費120元,教師每節補貼50元,所收費用的10%作為對課后服務工作的考核評價獎勵,10%用于器材購置。
3.課程豐富,彰顯特色。通過對學生座談了解到,下午多了個社團活動,每天課程設置基本不變,早托、午托、晚托以及社團服務都屬于延時服務的內容,小學下午兩節,一節寫作業,一節是社團活動。學生利用這段時間能基本完成當天作業,還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閱讀和社團活動,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例如:張得鎮中心學校的太極拳特色訓練以及納入到教學計劃的張得鎮許樓小學的專業書法課訓練,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二)餐飲服務
通過督導組的檢查,城區小學進行中午配餐,在校吃的學生本學期每人每天收取9元費用。城區中學及鄉鎮大多數中學與餐飲公司簽訂合同,鄉鎮人數較少的小學及教學點存在學校自營的情況。例如:方崗鎮中心學校由軒轅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承包,合同2020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30日。方東小學由河南振邦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承包,合同2020年7月9日開始,兩年一考察,自動續期;磨街鄉中心學校、中心小學和大澗學校餐廳由貴州湘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學生餐費均有餐廳直接收取;尚溝小學和陳莊小學就餐人數少,餐飲公司不愿配送,因此均由學校自營,所收費用全部由家長委員會,家長代表徐英惠管理支出,學校成立監管小組,進行監督。調查中了解到,中學普遍收費標準為,男生每天14元,女生每天13元,多退少補。多數農村小學餐費按照一二年級每天5.5元,三至六年級每天6元結算,多退少補。
(三)校服
學生訂購校服一律遵循家長同意、學生自愿的原則,費用由教體局指定服裝公司--河南省大雄鷹服飾有限公司直接收取。收費標準為初中生:夏裝每套90元、春秋裝每套130元、冬裝(沖鋒衣)每套180元;小學:春秋裝120元;冬裝150元。經與學生座談了解到,大多數鄉鎮一至八年級定制校服,部分人數較少的小學則沒有定制校服,例如:無梁小學、花石鎮西柳小學、萇莊鎮中心學校等。
(四)作業本
學校每期每生發放作業本一套(包含數學本、拼音本、作文本、英語本、筆記本等),沒有對學生收費,作業本費用均有學校生均經費支付,禹州市教育印刷有限公司配送,具體生均經費支出:初中每生每期15元,小學每生每期10元。
(五)校外輔導
城區延時服務實行后,本學期有個別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
鄉鎮學校在通過師生座談了解,學生在課后、節假日沒有參加任何形式的校外輔導;在職教師均沒有私自辦輔導班、參與校外輔導機構授課情況。
(六)五項管理
我市教體局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的通知》(禹教體〔2021〕75號)后,各校紛紛相應,通過教師會、家長會、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等多途徑、多形式,對教師、學生、家長進一步做好“五項管理”相關宣傳和教育引導向,共同營造全社會齊動員的良好氛圍,確保“五項管理”政策順利實施,具體情況如下:
1.手機方面:各學校學生手機不得帶入課堂,有需要的入校后有專人進行管理,學校有共用電話可供學生使用;2.睡眠情況方面,各學校住校生初中晚上兩節晚自習,8點半前熄燈,早上5:40起床,學生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小學上午7點40到校,中午在校吃飯,下午5點40放學(各別學校會延長放學時間);3.課外讀物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愿購買適宜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學生之間交換閱讀;4.作業方面,基本上都能按時在校完成;5.下午放學后的體育鍛煉不足1小時,正常體育課一周應該開設3節,學校只開設了2節、音樂1節、美術1節。
在此次督導中也發現以下幾所學校做法比較突出:1.火龍鎮中心學校教研組開展一課一研和賽課活動,真正達到“減負不減質”的效果;每學期開展師生運動會和韻律操比賽,增強教師和學生體質;2.朱閣鎮一小每周四下午第一節全校開展“經典課外讀物”進課堂的閱讀課,開展了“經典誦讀”等展示活動,提高和培養學生閱讀良好習慣的形成,激發閱讀興趣,為學生養成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3.神后鎮中心小學的大課間開展了四項舞蹈,內容豐富多彩,活潑有趣,使學生興趣昂然,積極參與;4.順店鎮中心學校對學生進行“我和手機做益友”教育,讓手機成為學生成長的好伙伴,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保護學生視力。另外,開設籃球訓練營、足球社團、精武社等體育社團,讓學生發展特長。
(1)其他收費
在城區學校督導調查中發現,學生的教輔除新華書店統一發的教輔外,市直學校個別年級有金太陽導學案,其他由家長自發購買的資料,延時服務實行后,本學期有個別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
各鄉鎮辦督導中不存在收取宿管費、第三方服務費、資料費等情況。
二、存在問題
(1)五項管理方面
1.作業設置不規范,“改名”不減量。在“雙減”政策宣傳下,大多數學校有所改觀,但仍有部分學校作業量把控不到位。作業減量提質中,對于作業質量的把控上存在著短板,作業質量的評價體系建設跟進有所滯后。
2.部分學校缺少體音美教師,體音美課程開設量不能達到課程標準,體育課的開展及體育類社團的建設的專業性有所欠缺。
(2)課后延時方面
1.課后延時無形中增加師生負擔。延時服務的開展將學生的在校時間從4點半延長到6點半,部分學校甚至到7點,時間的延長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老師的工作任務及學生的學習任務。“雙減”政策要求,學校要減少作業,提高教學質量,改變目前的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從檢查中發現,學校的教育教學思想變化不大,上課模式不變,作業量減少又擔心質量下滑,實質上大考減少,小測不斷。
2.課后活動內容單一。目前,我市義務階段學校實施課后延時服務政策還處于探索階段,內容的設置還處于不完善的階段,多數學校的課后服務內容都組織學生在教室進行家庭作業的輔導,在整個課后服務的過程中,作業輔導占最主要的地位,其次是閱讀和安全教育,戶外運動較少,服務形式多是以教師靜態管理為主,沒能很好體現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興趣的服務目標。
3.收費問題。目前課后延時服務費收取沒有依據,存在重大風險,加上各種服務性收費,諸如午餐、校服、保險、教輔、學生奶等,容易引起信訪事件。
三、建議
(一)五項管理
1.布置作業方面。一方面,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確保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中理解、消化當堂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精心進行作業布置,堅持“精選、先做、精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適應性和可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
2.睡眠方面。建立睡眠監測機制,開展睡眠質量調查,尤其嚴查民辦寄宿學校學生作息時間,各鄉鎮(街道)教育黨總支、市直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做好中小學生睡眠管理與指導工作,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加強監測考核,切實保障學生良好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3.體質管理方面。各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借鑒優秀學校的經驗做法,克服困難,開足開齊體音美課程。同時,應落實國家規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情況,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讓每位學生至少掌握2項運動技能。
4.課程設置方面。要求各學校務必按照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程,專業教師不足的,可以采取體音美教師“走教”制度,或者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網課形式開齊體音美課程。
(二)課后延時服務
1.減輕教師負擔。學校可以合理引進校外人員,緩解師資的匱乏,減少教師的工作任務。一方面,可以聘請退休教師返校,幫助在職教師分擔一部分照顧學生安全的相關事宜;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志愿者的力量,如在校大學生、家委會、社會公益組織等,積極吸引優秀的校外人員進入學校,給學校注入新鮮的“血液”,在給教師減輕負擔,同時,又能激發學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興趣。
2.豐富課后服務活動內容,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制定符合自身的活動課程,不能一直停留在課后作業輔導和室內閱讀上。例如,學校可以設置舞蹈、樂器、球類、書法等各種活動班;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種資源,如我市的少年宮、體育館、科技館、鈞瓷博物館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認識社會,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3.組織學校加強相關文件的學習,按照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落實相關政策,依規依據收費,真正做到財務公開透明。
禹州市教育體育局學校綜合督導評估組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