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一区,va天堂va亚洲va影视,丝袜美腿一区,超碰在线网站

2022-10-31 2022-03-09 11:02

許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許昌市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的通知

【信息來源:【作者:【信息時間:2022-03-09 11:02  閱讀次數: 】【字號 】【我要打印】【關閉

許政 [2022] 3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許昌市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8月2日

許昌市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就業的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和擴大就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助企紓困穩就業

(一)加大稅費減免力度。對我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不含水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期限至2024年年底。加快增值稅留抵退稅工作進度,確保中小微企業存量留抵稅額全部退還到位。(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二)擴大社保費緩繳范圍。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緩繳擴圍行業所屬的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可申請緩繳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生產經營出現暫時性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可申請緩繳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三)強化援企穩崗支持。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30%提至50%,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提至不超過90%,期限至2022年年底。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四)強化公積金緩繳支持。2022年年底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到期后進行補繳。在此期間,繳存職工正常提取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受緩繳影響。(責任單位:市住房公積金中心)

(五)優化企業金融服務。對2021年7月1日以來貸款到期但還本困難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金融機構應通過續貸、展期等方式,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安排,還本日期最長可延至2022年年底。全面推行保函(保險)替代保證金制度,鼓勵招標人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人行許昌市中心支行)

(六)積極推進房屋租金減免。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且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經營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自2022年起免收3個月房租、減半收取12個月房租;對存在轉租情形的,相關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將減免的租金全部落實到最終承租方。大中專學生、退役軍人、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創辦的實體,在創業孵化基地發生的物管、衛生、房租、水電等費用,3年內給予不超過當月實際費用50%的運營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1萬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突出重點保就業

(七)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力度。加大基層項目招募力度,落實“三支一扶”計劃、“特崗計劃”、“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招募人數不少于1100名。鼓勵基層鄉鎮(街道)、有條件的社區(行政村)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當年新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中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和不超過1500元/人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穩定大學生應征入伍規模。擴大就業見習規模,2022年募集就業見習崗位5000個以上,每2年認定一定數量的示范性就業見習基地,對達到市級標準的,由市財政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工作,對積極求職并主動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進行實名登記的離校未就業應屆畢業生按規定給予每人300元求職創業補貼。確保2022年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財政局)

(八)強化農民工就業服務。在縣城和中心鎮建設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和以工代賑工程,拓寬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強化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實施重點項目、重大工程、以工代賑項目要優先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不低于3.3萬人。對在省外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年滿16周歲脫貧人員和務工時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按規定給予跨省就業交通補助。對脫貧人員、監測對象參與“線上+”經濟實現就業創業,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補貼。在滿足本地用工基礎上,開展“豫見·省外”系列跨區域就業合作活動,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服務,2022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萬人。(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財政局)

(九)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用好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政策,做好脫貧人員、低保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一對一”幫扶救助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適度開發公益性崗位,將防疫宣傳、防疫消殺、疫情監測、醫護輔助崗位納入臨時性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范圍,臨時性崗位設置時限不超過3個月。對2022年1月1日至年底期間新發生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臨時生活補助。其中,失業補助金發放對象為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即因本人原因解除勞動關系或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參保失業人員;臨時生活補助發放對象為參保不滿1年的失業農民工。(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三、拓寬渠道增就業

(十)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深入實施“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活動,落實白名單企業(項目)“四保”制度,強化用地、規劃、環保、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進市重點項目和災后重建項目建設,鼓勵重點項目單位拓展就業崗位,強化就業保障。(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十一)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2022年9月底前,每個縣(市、區)要選擇交通便利、人員求職集中的地點建設至少1個規范性零工市場,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舉辦靈活就業專場招聘,加大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崗撮合對接力度。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400元/月標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四、強化培訓促就業

(十二)加大就業創業培訓力度。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引導各類培訓主體利用疫情“空檔期”,大力開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重點組織停工待崗職工參加在崗轉崗技能培訓。加大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其他城鎮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按規定給予技能培訓補貼。對脫貧人口、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兩后生”(初、高中畢業后未繼續升學的學生)中的農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參加培訓的,在落實職業培訓補貼的同時,給予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費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十三)加大企業職業培訓力度。支持企業職工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鼓勵企業加強與院校合作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按照中級工每人每年5000元、高級工每人每年6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含勞務派遣工)參加納入政府補貼培訓評價機構清單管理的機構組織的,與本人崗位職業(工種)相同或相近專業的脫產培訓,集中時間在24個學時以上且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按每滿8個學時給予200元一次性補貼,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000元。由企業組織培訓的,補貼資金直接補給企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十四)加大人力資源品牌建設力度。堅持“一縣一品”,以人力資源品牌建設推動標準化培訓、規模化輸出,重點圍繞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縣域資源,制定印發“禹州鈞瓷、禹州藥工、鄢陵花木、鄢陵康養、襄城拉面、建安檔發、魏都即配”等特色鮮明的人力資源品牌建設工作方案,加強人力資源品牌示范點建設和品牌推廣。(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五、支持創業帶就業

(十五)優化創業環境。實施“雙創”支撐平臺項目,全市每年認定一定數量的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臺,對達到市級標準的,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應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提供。對大中專學生(含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及在校生,以及畢業5年內的留學回國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脫貧勞動力、返鄉農民工首次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并正常營業1年以上的,按規定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開業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十六)加大返鄉下鄉創業力度。實施“豫商豫才回歸工程”。評審認定一批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區,每個園區獎補20萬元。從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中遴選一批示范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市政府每年評選表彰一次創業之星,按照20000元標準予以獎勵。2022年促進返鄉創業0.45萬人。(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十七)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放寬貸款條件,簡化經辦流程,縮短發放時間,2022年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85億元以上。對符合規定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除中央補助外,由省與市、縣級按照1:1比例分擔。符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規定的小微企業,最高額度300萬元,并對LPR-150BP至LPR+150BP 的部分予以貼息支持。非貼息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為不超過50萬元,其中符合中央政策貼息貸款不超過20萬元;合伙經營或組織起來創業的貸款額度為不超過150萬元。(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行許昌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

(十八)加強創業輔導。組建專家輔導團隊,為創業者提供輔導服務和技術指導。大力開展創業大賽、創業論壇、創業項目推介、創業成果展和創業之星評選表彰等創業專項活動,搭建創業交流服務平臺和創新創業信息管理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專業化精準服務。相關創業專項活動經費從當地就業補助資金中按規定列支。(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六、優化服務幫就業

(十九)加強就業失業登記。全面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有勞動能力、就業要求且處于失業狀態的勞動年齡內城鄉勞動者可按規定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申請享受基本公共就業服務。開放線上失業登記,推進在線辦理就業服務和補貼申領。(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十)提升就業服務質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常態化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工作,持續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活動,精準推送就業信息,支持直播帶崗、空中宣講、視頻面試等線上服務,強化人崗供需匹配,實現市場主體恢復和就業增加雙促進。加快推進就業創業全域網絡覆蓋工程建設,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有就業意愿農村勞動力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實行“131”服務(提供至少1次職業指導、3個適合的崗位信息、1個培訓項目)。發揮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成功介紹就業的按規定給予300元/人的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二十一)強化檔案接收管理。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動態更新機構服務信息,積極推進檔案政策宣傳服務進校園,及時接收符合轉遞規定的學生檔案。要加大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庫房、服務場所和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保障相關工作正常開展。(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二十二)加強勞動權益保護。強化權益維護,抓好根治欠薪工作。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作用,支持企業與職工開展集體協商,采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保留勞動關系。加強勞動爭議糾紛調處,堅決防止和糾正各類就業歧視和限制性規定,維護公平的就業秩序。指導督促企業依法招工用工,加強農民工特別是大齡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維護。(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七、壓實責任抓就業

(二十三)加強就業補助資金支出調度。市、縣級要加大穩就業資金投入力度,對當年省分配下達的資金,10月底實際支出低于90%的縣(市、區),要作出專題說明;對年底沒有形成實際支出的結余資金,在下年度分配時予以扣減。(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十四)強化政策宣傳落實。各縣(市、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穩就業主體責任,加大穩就業信息公開力度,動態公開減稅降費、技能培訓等政策規定及經辦流程,加強政策宣傳,優化就業環境,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十五)強化就業形勢監測與研判。健全常態化就業失業統計監測制度,強化部門數據互通共享,提升數據質量。做好就業形勢研判工作,完善穩就業工作預案,防止因規模性失業引發極端事件和群體性事件。(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統計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内乡县| 东辽县| 依安县| 汉阴县| 曲水县| 新宾| 张家川| 牙克石市| 东源县| 新绛县| 安泽县| 宁晋县| 金坛市| 沅陵县| 辰溪县| 侯马市| 融水| 通州市| 保定市| 巩义市| 巴东县| 东兰县| 乐山市| 县级市| 丰镇市| 高台县| 百色市| 隆昌县| 沂南县| 塘沽区| 嘉荫县| 乌兰县| 宜兰县| 泰安市| 抚宁县| 山西省| 黎城县| 林甸县| 宾川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