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淺井鎮馬溝村鄉村振興產業基地勞保手套加工車間,伴隨著“噠噠噠、嗞嗞嗞……”的聲音,一臺臺手套機高速運轉。幾十秒鐘,白色和黃色的紗線就變成了一只只手套。四、五名女工來回巡視,打包做好的手套。“從今年8月下旬投入生產,我們的訂單就排得滿滿啦!”馬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昊高興地說。
作為地處山區的馬溝村,如何實現產業振興,李昊和村“兩委”一直不斷探索著適合村莊實際情況的產業發展道路。從2023年年初開始,李昊和村“兩委”遍訪周邊的產業發展先進村,拜訪創業能人,這時,勞保手套加工這個產業進入他們的視野。為深入了解這個產業的真實情況,他們多次到鄭州、新鄉、南陽和山東臨沂等地考察勞保手套加工廠,到浙江諸暨市實地考察勞保手套加工設備生產廠家,到浙江義烏調研勞保手套銷售市場,到濟源勞保產業園對接紗線等原材料。項目考察差不多了,到底能不能行,兩名村干部黨浩一、張朝峰主動先行先試。他們購置11臺勞保手套加工設備,在穩定生產銷售近半年后,村集體申報并通過銜接資金項目,購置25臺全自動勞保手套加工設備由村集體運營。2024年8月中旬,設備到村開始調試,8月下旬,馬溝村勞保手套加工項目正式投產,黨浩一將他的3臺設備入股到村集體項目共同發展。為保障項目的順利啟動和運營,李昊的派出單位豫檢集團捐贈了價值5萬元的紗線和打包機等設備。下一步,他們還將逐步擴大規模,將小工廠發展成大產業。
“村里有了自己的手套廠,我在這里安心上班,守著家門口掙錢,也不耽誤照顧家庭,感到很幸福。”在加工廠務工的七組村民桑紅麗笑著說。
“我們這28臺織機,一年能生產手套300多萬雙,除去工人工資、管理費用等,勞保手套這個項目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沒有問題。”馬溝村黨支部書記黨建穩信心滿滿地說。
產業發展好,鄉村才能聚人氣,才能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近兩年,馬溝村還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種植142畝,解決村里閑散勞動力60余人。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幫助村民發展大型養殖場6家,發展“村房短住”6個院落,全村的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