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育苗的好時節。2月18日,記者在禹州市淺井鎮二郎廟村老王脫毒紅薯苗繁育基地看到,一座座育苗大棚排列整齊,運薯、鋪薯、覆土,村名有條不紊地開展育苗工作,為春耕生產提供種苗保障。
“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育苗是紅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基地負責人王紅濤告訴記者,為搶抓農時,該基地從2月11日就開始了新年育苗工作,工人們把紅薯種進土里以后,等待10天左右,幼苗就會長出,大大地縮短了成熟時間。預計在3月底,第一批紅薯苗可以移栽。
據了解,淺井鎮有悠久的紅薯種植、“三粉”加工傳統優勢。近年來,淺井鎮立足本地農業生產特色,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結構,發展脫毒紅薯苗繁育、種植。脫毒種薯的產量高,畝產量在8000到10000斤左右。二郎廟村老王脫毒紅薯苗繁育基地培育紅薯苗30多個大棚80余畝,可滿足1萬畝以上的紅薯移栽用苗。
“目前,我們村已發展優質紅薯苗繁育基地6個,繁育大棚600個,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帶動村民實現增收,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淺井鎮二郎廟村黨支部書記孫彥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