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市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會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和許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持續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聽取和討論了市委常委會2022年工作報告和抓黨建專題報告,表決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禹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審議通過了《中共禹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的決定》,動員全市上下錨定目標、只爭朝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實現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上先行先干,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文明新城”,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嶄新篇章貢獻禹州力量。
會議由市委常委會主持。市委書記黃河受市委常委會委托作工作報告,就《中共禹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的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并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全面部署。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濤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具體部署。市領導田秀杰、張濤、劉璐、閆冠瑜、田會卿、盛亞濤、曹曉光、田占營、趙麗娟、葉豐等出席會議。
會議充分肯定了2022年市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2022年是極具考驗、富有成效、拔節起勢的一年,市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頂住了超出預期的壓力,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黨的政治建設、疫情防控能力、產業轉型升級、城鄉融合發展、發展動力活力、基層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
會議強調,一年來的發展實踐充分證明,市委的思路舉措和決策部署是符合中央、省委和許昌市委要求的,是貼合禹州發展實際的,是順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必須持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更大的勇氣、更大的力度和更大的擔當,堅定志不改、道不變的信心決心,攻堅克難、團結奮斗,創造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2023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許昌市委八屆四次全會、許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兩個確保”,落細落實“十大戰略”,以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為統攬,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文明新城”,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禹州絢麗篇章。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緊緊圍繞推動經濟實現整體好轉、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用好政策、釋放紅利,科學精準、高效統籌,提升能力、守牢底線。
會議強調,要在把握重點中精準發力,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要堅持工業強市,放大主導產業優勢,錨定建設“工業強市”目標,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鏈式發展做強新材料產業,邁向高端做大裝備制造產業,搶抓機遇做優醫藥健康產業,持續推動“三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夯實“工業強市”發展之基;要堅持項目為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聚焦新材料、裝備制造、醫藥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在強化招商引資上校準“精”度、突出“廣”度、強化“力”度,在推進項目建設上盯住目標、盯住責任、盯住節點,在做好要素保障上強化土地利用集約化、基礎設施完善化、“飛地經濟”常態化,一以貫之抓項目、一盯到底抓項目,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以打造“中等城市”、建設“文明新城”為目標、持續深化文明創建,聚力推動鄉村振興,改善優化生態環境,讓人民群眾更好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過上高品質生活;要堅持科技賦能,強化創新驅動引領,打造超越跨越的強引擎、轉移轉化的加速器、引才育才的磁力場,實施好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計劃,招引更多人才來禹創新創業;要堅持以文塑旅,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快“補短板”,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夯實旅游業發展基礎,擴大影響力。優化特色游,圍繞做強鄉村生態游、做大康養休閑游、做優體驗研學游,提升競爭力。拉長產業鏈,打造具有禹州標識的文創產品,創作鈞瓷伴手禮及鈞瓷文創產品,增強吸引力;要堅持底線思維,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守住經濟安全紅線,全面織密安全生產防線,持續筑牢社會穩定底線,千方百計、用心用情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用本質安全維護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社會和諧的穩定大局。
會議指出,要在毫不含糊中亮明態度,加快助推民營經濟提質提速。要傾力做好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堅持把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作為穩預期的重中之重,強化政策落地,提供要素保障,優化涉企服務,切實把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辦好“雪中送炭”的實事和“錦上添花”的好事;要強化主體培育,為企業增勢賦能,堅持擴量與提質并重,大力開展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做大龍頭引領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實現大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要健全管理制度,為企業筑基壘臺,優化企業產權結構,完善企業治理方式,健全運營管理機制,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要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松綁除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打造高質高效的政務環境,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環境,構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全力以赴為企業松綁、為創新除障、為公平護航;要構建親清關系,為企業保駕護航,各級黨員干部與企業交往,要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把服務企業作為本職本分,正確處理好干凈和干事、勤政和廉政的關系,切實以“親”“清”政商關系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會議強調,要在加強領導中高效統籌,切實凝聚強大發展合力。各級各部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進一步壓實責任鏈條,切實扛穩“防風險、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把開工的速度快起來、投資的強度提起來、發展的節奏拉起來,帶動全市上下推動各項工作“邁好每一步、見到新氣象”;疫情防控再平穩,著力把工作重心放在“保健康、防重癥、強救治、抓供應、優服務”上來,爭分奪秒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醫療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政策調整后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堅決防止次生災害和極端事件的發生,確保實現平穩有序轉段;民生福祉再增進,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手,促進更高質量的創業就業,辦好人民滿意的公平教育,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推進緊迫急切的民生實事,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讓人民群眾過得一年更比一年好;能力作風再提升,拿出“永遠在路上”的執著,保持“沒有完成時”的韌勁,提升專業素養,堅持務實重干,砥礪斗爭精神,形成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生動局面。
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了具體部署。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千方百計穩預期、提信心。堅持從供需兩端發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和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推動全市經濟持續穩健運行、不斷回升向好。要堅持項目為王、工業強市,千方百計抓產業、促轉型。大力培育新材料、裝備制造、醫藥健康三大主導產業,提質發展煤炭、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強化企業梯度培育,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確保市場主體規模穩步增長。要堅持改革開放、創新驅動,千方百計激活力、增動力。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匯聚創新發展“第一動力”,縱深推進改革攻堅,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升開放招商實效,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要堅持文明引領、內外兼修,千方百計補短板、提品質。強化中等城市思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好文明創建決勝戰,著力打造內外兼修、彰顯特質、治理有效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要堅持農業為基、農村優先,千方百計強三農、促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不斷發展壯大鄉村產業,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奮力開創“三農”新局面。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千方百計惠民生、增福祉。抓好穩就業和社會保障,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千方百計防風險、保穩定。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堅決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科學防范處置各類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會議號召,踔厲奮發新時代,勇毅前行新征程。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為建設“工業強市、文明新城”,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奮力成為縣域經濟高原上的高峰而團結奮斗。
十四屆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不是市委委員和市委候補委員的縣級領導干部,市委各部委常務副職,市直和駐禹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醫療保障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街道)黨政正職,以及企業家代表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