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居民疫情防控期間正常生活需求,潁川街道全面開展“敲門”行動,廣泛收集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宣傳疫情知識,“點對點”幫助居民解困,服務好社區(qū)居民。
按照“五包一”責任分工,對全街道13萬居民敲門摸排,街道機關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到分包網(wǎng)格全面摸清各類人員底數(shù),全力做到不漏一房、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共排查出孤寡老人250人、殘障人員296人、留守兒童98人、孕產(chǎn)婦238人,針對特殊人群,建立消毒、轉(zhuǎn)運、后勤保障、醫(yī)療保障等7個工作專班和臺賬,跟蹤服務,精準發(fā)力,讓“服務上門”進一步做實社區(qū)疫情防控工作,增強群眾防范意識,著重解決居民群眾生活保障“最后一米”。
為了讓每一名群眾在困難面前知道到哪里去解決、找誰去解決,該街道對社區(qū)值班電話、黨組織負責人電話、下沉到小區(qū)的市直單位干部和保障渠道進行信息公示,成立代購代買、心理咨詢、困難幫扶組,公開聯(lián)系人的姓名和電話,力求把工作責任夯實到人,群眾一個電話難題就能解決在社區(qū)。
敲門行動更好地為轄區(qū)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群體提供幫助和服務,通過入戶走訪了解他們的困難,針對性地幫助解決問題,切實為居民解決一些實際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