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鎮張澗村圍繞“清臟治亂拆違增綠”,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引導、鼓勵群眾主動參與整治行動,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力營造生態宜居、干凈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推動整體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分片“包”干負實責。在整治工作中,張澗村成立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責任組,將全村15個組分為五個責任區,分別由“兩委”成員帶隊開展工作,按照網格分片包干,各小組各負其責。對照村莊“三清”“六治”“三拆”“四增”標準和路域環境“兩整治”“兩規范”“一提升”標準,各村民小組集中精力將各自轄區范圍內的任務落實到位,做到不推諉扯皮,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后期維護由各網格內黨員精準包排包戶,不在家黨員由其家屬代替,負責常態化督促清理,杜絕“復臟、復亂”。
二、重點“督”辦相結合。在清理整治工作中,村委會安排負責人對村內各戶排前路、背街小巷等區域進行巡邏,及時發現問題建立臺賬,督促各相關責任人逐一整改銷號。對村內禹長公路沿街56家個體經營商戶下達整改通知,與商戶簽訂“沿街個體商戶環境整治承諾書”,嚴格監督商戶履行承諾內容。在拆違拆危整治中,結合群眾急需解決的訴求、影響生活質量的突出問題、方便群眾生活的實事著手,邊拆邊建,辦好實事,讓群眾看到實效,增強獲得感。如:長期無人居住房屋重新改造,利用其位置在村中心廣場、衛生室附近,人流量大,改造為村史館。從講述村內歷史,起到發揚村風村德的教化作用。
三、典型“帶”動干好活。在整治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干部帶頭作用,發揮典型帶動作用,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增強干群凝聚力。村黨支部堅持白天開展整治工作,晚上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會統一思想,匯總難題,商量解決方案;每周至少召開2次黨員群眾會,樹立榜樣,鼓舞士氣。整治以來,群眾熱情高漲,村兩委結合保潔員協同巾幗隊員、黨員、群眾每天出義務工130多人,涌現出白玉棟、劉紅建、李水敬、韓偉等一批共產黨員先進典型,大伙兒齊心協力,出人出力,對各排前路、田邊地頭、溝渠河塘、游園廣場等場所的積存垃圾、衛生死角、墻體廣告、堆物廢料進行大清掃、大清理、大清運。15組負責人王喜玲帶頭拆除自家空心院,12組負責人李奎生不僅出人出力,自家的三輪車無償供集體使用,干群關系更加緊密。
整治以來,全村共出動鏟車120多次,鉤機100多次,三輪車600多次,拆除空心院23處,利用3.5萬塊磚建造村史館、改造空心院、整治荒蕪宅基地,清理排前路140多處,清理河溝堤壩2條300米,清理墻體、桿體小廣告400多處,空地綠化種植果樹5000多棵,利用3.5萬根籬笆搭建籬笆墻100多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