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引領,支部帶動“聯農”。全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31個,推行“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已覆蓋11個村1560戶,入社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10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均達20萬元以上。
二是抓發展,特色產業“帶農”。確立“抓全域旅游帶面、抓產業融合帶片、抓集體經濟帶點、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的“三抓三帶一培育”工作舉措,強力推進萬畝杜仲、5000畝杏果、千畝桑果、千畝酸棗、500畝冬桃和“甜蜜事業”養蜂等“五種一養”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夯實群眾致富基礎。
三是抓融合,農旅牽手“興農”。確定以“大鴻寨為核心的原生態+田園生活綜合體、以閔莊為核心的產業融合示范區、以官莊窯村為核心的農旅融合示范區、以鳩山大學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傳承區”“一體三區”鄉村旅游發展藍圖,建設拓展訓練基地2個、農耕體驗點3個、特色農家樂59家,打造鄉村旅游節點景觀。
四是抓就業,創業穩崗“富農”。通過發展村級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創業模式,讓群眾放下鋤頭進車間,家門口掙工錢。引導農業龍頭企業采取訂單收購、土地入股、綜合服務等方式,助力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