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壓實責任、精準調度、規范管理,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提升。
一、壓實“三級責任”。建立健全市鄉村三級領導體系,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強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效開展。市級統一協調督查考核。市里成立工作專班,充分利用好觀摩、評比、考核、排名、獎懲等機制,壓實責任;鄉鎮(街道)負責組織實施。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親自安排部署、組織實施,督促督導,檢查驗收;村級發動群眾集中整治。村級黨組織書記當好一線施工隊長,聯鄉幫村干部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幫扶工作的重要任務,宣傳發動群眾,精心組織實施,推動取得實效。全市形成上下貫通、各司其職、網格化管理模式。
二、注重調度推進。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堅持每月進行一次現場調研督導,召開一次推進會,市工作專班堅持每周一次督導調度。市政府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為群眾辦實事內容,納入黨政干部績效考核,強化監督考核和獎懲激勵。13個督導組,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每天隨機進村入組檢查,督導發現的問題,曬在工作群里,各鄉鎮(街道)第一時間認領,能夠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需要一段時間完成的,由鄉鎮(街道)研判,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保障有序推進。新聞媒體設立“美麗禹州攻堅行”專欄,跟進督導。專班辦公室每晚將督查情況匯總分析后形成《每日督導通報》,報市領導、各鄉鎮和專班成員單位,通過督促、檢查、調查、整改,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
三、強化規范管理。制定下發《禹州市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方案》《禹州市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標準》《禹州市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考核評比辦法》等,對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出具體目標和任務要求,為績效考核、評先選優提供重要依據。依據農村人居環境考核獎懲制度,市級層面,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每周開展一次觀摩考評,對26個鄉鎮工作進行排名,每月匯總,考核結果與鄉鎮(街道)獎補掛鉤。鄉級層面,定期、不定期對行政村舉行抽查觀摩,獎優罰劣。村級層面,開展“五美示范庭院”創建活動,動態調整,推動家庭文明進步和城鄉文明發展。
目前,全市實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先進村全覆蓋;新命名美麗鄉村66個,總數達到402個,占比61.2%;累計打造美麗鄉村群24個,43個村獲評全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示范村,基本實現了“村莊美、環境美、田園美、庭院美”的目標。許昌市7次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考評,禹州5次第一,一次第二,一次第三,全省第一階段考評中,我市進入全省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