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世間一種珍貴的花
誠信是一種人品,一種修養;誠信是一種境界,一種偉大。誠信,是盛開在世間的一種美麗而珍貴的花!
魯迅先生說:“誠信為人之本”。誠信,它讓友誼長存,它讓世界美好,它讓心靈無暇!
誠信真美,美得讓所有的人向往它!如果春天沒有七彩的陽光,就不會有蜂飛蝶舞花香滿天下;如果人間沒有誠信,這個世界就會蒼涼而荒蕪的特別可怕!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像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和虛假。
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 誠而有信,方為人生。誠信是做人的資本,誠信是一種道德上的約束繩,它使我們以誠待人,因為在以誠相待的環境中,沒有虛假,誠信的花籽將會遍地開花。
“季子掛劍”的故事,亙古至今,一直閃耀著誠信重義的栩栩光輝,贊譽滿中華。
春秋時候,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國,途經徐國,徐君喜愛季札的佩劍,有心索取,卻難于啟齒。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決定把劍贈送給他,但因佩劍出使是一種禮儀,只好待其歸來,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時徐君已死。季札為兌現內心的許諾,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走了。
中國有句俗語:“人在人情在,人不在斷往來。”季札的行為,表現了對友情的一諾千金,生死不逾。何況,這許諾只是內心的許諾,還沒有付諸言語,變成契約呢!怎能不傳為千古佳話?
古有“季子掛劍”,今有“長勝替兒還巨款”。
“守信重義的全國道德模范”杜長勝,其事跡感人肺腑,可歌可泣。他的兒子和兒媳因遭遇意外事故雙雙身亡,撇下了330多萬元建廠房、搞運營的債務!一個老農面對天文數字的巨款,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替兒子還錢”!他毅然通知每一個手持兒子借條的人,說:“都把借條拿來吧,我重新給你們打欠條!”
為了盡快還清債務,年逾七旬的老人忍痛賣掉了廠房和住房、打零工、每天扛下近200袋50斤的面粉袋,直至累暈、累病、累垮……個中辛酸誰人知?!他含辛茹苦,節衣縮食,終于在風燭殘年還清了所有的欠款,無論欠了誰的錢,一分也沒有落下!
誠信雖然沒有或方或圓的形狀,但它卻是世界上最美的豐碑;誠信雖然沒有令人驚慕的樂譜,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動聽的歌謠;誠信雖然沒有外表的華麗,但它卻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不欺騙,重信義,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摒棄世故圓滑,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的誠信之花!
我們稱贊,稱贊杜長勝老人不愧為全國道德模范;我們期盼,期盼這守信重義的生命之火燃遍中華!我們堅信,堅信這圣潔的誠信美德一定會發揚光大!